新闻资讯演示站欢迎您!

多方合力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03-14栏目:新观点
TAG: [db:tags]

多方合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43万亿元,区域外贸总值增至5.03万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2月27日,国新办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协同,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夯基垒台 落子布局

“过去1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郭兰峰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通报的三地“成绩单”显示,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经济、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数据显示,2023年,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工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是2013年的1.43倍;外贸总值由3.74万亿元增至5.03万亿元,增长34.4%。

交通是支撑产业协同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因素。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的高铁总里程已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2624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

2月27日,在通州北运河畔、东六环西侧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施工现场,吊臂升降、机器轰鸣,四片巨大的京帆钢结构屋盖已亮相,部分区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经过四年多的建设,亚洲*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初现。

“今年是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建设的冲刺之年,目前项目已实现全面复工达产,枢纽精装修样板段呈现、主体工程设备安装逐步全面铺开。”京投枢纽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曾国华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副中心站枢纽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按计划,副中心站枢纽将于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并于2025年随京唐城际车站开通等投入使用。建成后,这里将实现1小时抵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和唐山市,以及15分钟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核心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控制和疏导交通 结合协同努力提高速度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

过去十年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作为北方的工业重镇,唐山主要从事重工业生产,主要依赖钢铁和煤炭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唐山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3年5月底,唐山地区共实施了836个亿元以上的京津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246.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为4278.09亿元。一系列优质项目如首钢一期、首钢二期一步工程、华润二期、华电煤码头三期先期工程、中铁十六局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相继投产。唐山地区承接京津疏解转移项目的个数、总投资额以及完成投资额在河北省内均位居前列。

在天津方面,仅2023年,北京向天津流入的技术合同达到了2324项,成交额同比增长了85%。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介绍称,一批央企和民企,如中海油、中石化、中铁建、中交建、通用技术、联想、360科技、京东等,以及高科技企业都在天津进行布局。国家会展中心、空客二线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纷纷落户天津。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成立以来,已经注册超过4900家和1500家企业。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天津、北京和河北合作绘制了6条产业链图谱,分别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将产业链打通。目前,天津已经纳入了705家上下游企业。

控制疏解结合,北京通过“减法”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夏林茂,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表示,一般制造业的减少为高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未来五年,市场主体将更多地涌现在科技、商务、文化和信息等高精尖领域。北京率先形成了服务业占GDP比重在8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在80%以上的“双80%”服务经济发展格局。到2023年,全市新设企业将增长20.3%,总数将突破211万户。

面向未来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郭兰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要求,与有关部门和三省市一起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北京市的“大城市病”,并抓住“疏解”这个重要工作。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建设北京的“新两翼”,培育区域的增长极。第三,促进重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助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要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转向规则协同并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内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刘桂平表示,天津市将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原始创新的主要来源地,进一步强调产业体系融合的“双城记”。加强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的合作建设,打造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和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多个载体平台,共同推动包括制造业、文化创意、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新材料六大产业链的实际落地。继续举办“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提升影响力,满足两地经营主体的需求,共同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北京市将持续保持每年千亿级投资规模,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重点处理好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关系,不断完善城市结构,实现副中心与主城的协调发展,加强推进轨道交通101线、六环路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北京市还将错位接纳与雄安新区产业资源,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