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演示站欢迎您!

宏观政策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03-05栏目:新观点
TAG: [db:tags]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回顾2023年的稳固进展:“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必须用好的关键工具。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充分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具有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驾驭经济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娴熟能力。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式,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总结重要经验,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从“五个根本”到“四个必须”、从“六个坚持”到“五个必须”,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系统工具。

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宏观政策举足轻重。

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在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明确提出,强调了“要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并强调了“要加强政策协调,确保政策的一致行动,形成合力”。

在政策的实施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发挥组合效应,在政策的储备方面要做好提前准备,留出冗余度,在政策的效果评估方面要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努力提升宏观政策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以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

要保持战略定力,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要保持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这体现了一种发展观,明确了方法论。

在过去三年的疫情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4.5%左右的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地位......这些亮眼的表现,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力。

我们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政策,并对115项阶段性政策明确了后续安排;及时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并积极策划和适时实施了一批储备政策。2023年,宏观政策的“三个一批”形成了叠加效应,为经济的持续回升提供了助力。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的基调,并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密切配合,政策的效果不断提升。

减税降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8年及之后多次作出部署。这些年,相继出台了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改革、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清理规范收费和基金等政策。2023年,财政部门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支持促增收扩消费保民生,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从完善税费支持政策,降低经营主体税费负担,到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推动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再到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落地见效,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3年,金融管理部门两次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0.5个百分点;两度降息,调降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分别累计下降20个、25个基点。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对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提升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质量等。

两组数据,见政策力度:截至2023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3%;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较2022年下降0.47个百分点。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前,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合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数字经济、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引导支持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抢占新赛道……近年来,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新步伐。如今,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落子成势,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0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15.3%。

——科技政策聚焦自主创新。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实施以来,改革向深水区推进;推行创新挂帅、竞争激励机制,激发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创造潜能;《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颁布,要求逐步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刺激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更充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第十二,其中6个指标居世界**水平。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首位。

——社会政策保障民生底线。从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迎来十九年上涨到“直补快办”政策的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从持续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到多个省份提高*低工资标准……2023年,世界*大的社会保障网继续密织扎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始终如一的目标,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效果相互加强。

自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制定出更多有利于稳定预期、促进增长、保障就业的政策,积极开展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工作,推动经济质效同升、量效合增。中央财政部门负责人认为,2023年将发行1万亿元国债,同时采取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将持续释放,新增政策和现有政策将产生叠加效应,有力推动经济回暖向好。

坚持系统观念,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是系统观念的重要体现。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协同发力”——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对加强政策协同具有很强针对性”“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政策同频共振”。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这些年,宏观政策注重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消息称: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均首次超过3000万辆,连续15年保持全球**。

汽车产销两旺,领跑全球,这一耀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协同发力。政策在供给侧出台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1+N”制造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需求侧方面,政策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宏观经济治理的关键之一就是平衡供需关系,根据供需矛盾的变化相机抉择合理的策略。政策的一系列举措,“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

全面开展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印发实施《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衔接迈出新步伐。

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开通运行,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工作提前完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硬件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取得新成效。

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建设2900余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有了新进展。

2023年,一系列举措落地,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见到成效,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有效破除,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进一步提升发展后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央财政安排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相关资金4640亿元,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完善绿色税收制度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推进长江、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启第四轮试点……2023年,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走过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更高、含碳量更低、含金量更足。截至2023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火电装机;截至2023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

统筹协调、步调一致、齐抓共管,才能下好“一盘棋”。

展望2024年经济工作,政策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强化精准思维,宏观政策细致精当、务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经济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复杂问题、现实难题,只有在战略上判断准确、在落实时精准施策,才能“把准脉”“开准方”,让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准”作为关键词多次出现。

——突出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设计和深化方案,陆续进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审议目录。

印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三地产业链抱团成长;“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相继出台,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成渝地区加快补链强链步伐,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聚焦重点群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2023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紧抓农民工返乡过年和返城务工的“窗口期”,联合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减负、稳岗、扩就业综合发力,累计发布岗位3800万个;2023年上半年,抓住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在校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启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

2023年,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面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局面,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一系列力度大、靶向准的政策,推动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瞄准关键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31条政策举措,**条就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持续推动清单事项缩减;全面开展效能评估,在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体系性准入安排;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排查、归集、通报、约谈、整改力度……2023年,瞄准破除“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统筹施策,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通过建立完善机制来"疏堵点",促进民间投资的"提信心",开展专项治理来"破壁垒",完善融资支持来"解难题",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努力让民营企业家有所感受和收益。到2023年,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开始恢复向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了14.2%,增速较全部基础设施投资高出了8.3个百分点。

为了更大力度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我们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同时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的开放。

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支持金融机构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等,同时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我们还出台了《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项目的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并具备一定的投资回报,从源头上防范新增地方隐性债务……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直击关键问题,精准解决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的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都较低,财政、货币及其他政策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有条件有空间来加大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各项宏观政策的持续落地见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相信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破浪前行,扬帆远航。

(本报记者邱超奕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