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演示站欢迎您!

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多部门负责人详解经济政策走向_1

2024-03-03栏目:新观点
TAG: [db:tags]

2030年,中国经济要这么干!——各部门负责人详解经济政策方向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题:2030年,中国经济要这么干!——各部门负责人详解经济政策方向

新华社记者

在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结构性转型压力下,中国经济要如何进一步巩固回升态势?203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加大力度、提高效率?如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国民饭碗?

近期,多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经济形势系列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分别发表专题演讲,回应热点问题,详细解读2030年经济政策方向。

持续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合理增长经济规模

我国经济正处于关键时期,虽然长期向好的趋势未改变,但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和困难。要巩固和增强回升态势,需要政策的有力衔接和持续推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2030年,要聚焦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确保各项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

稳稳的基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非经济性政策与宏观政策保持一致,确保各项政策力量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和热点。认真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加速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培育崭新动力。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实力。

点燃新的活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实施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认真贯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加快建设统一的国家大市场。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民生底线。

郑栅洁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持续推动经济质量和增长速度的提升,确保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充分发挥工业的支撑作用,要努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到2024年,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要特别注重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例如,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在重点领域再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等。

企业是创新的核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2024年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促进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领域发展,并且将积极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鼓励中小企业率先尝试、首先采用创新产品。

产业是创新的落脚点。针对制造业中超过80%的传统产业,将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过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让“老树发新芽”。聚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有优势的产业,要加快强化产业链的延伸,补充不足,扩大规模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加快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金壮龙表示:“全面提升产业的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的突破。”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加强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循环畅通。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财政部门一直在积极实施财政政策,支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政策应该适度加力,提高效率和质量。

“这是党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2024年财政政策定下总基调所做出的决策。”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适度加力”包括加强财政资源的统筹使用,通过使用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各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除了依靠财政自身的收入,2024年还安排了一定规模的赤字,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政府预算调入一部分资金,确保财政总支出规模有所增加。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质增效”方面,主要是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相同的财政支出下的更大效果,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联动,提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一方面,支持消费、扩大投资和稳定外贸,更好地统筹国内和国际循环。调整结构、补齐短板、强化优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同样重要的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更多的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财政部门将严格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国民经济循环健康发展。”蓝佛安强调道。

加大力度巩固外贸外资基础,加速培育新动能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外部需求疲弱,中国外贸外资如何巩固基础、培育新动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需要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夯实货物、服务、数字贸易这三大支柱。”

在货物贸易方面,要落实已出台稳外贸政策,适时推动出台新政策。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推动贸易绿色发展和整个贸易链条数字化转型,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提升海外仓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加工贸易在国内的梯度转移,并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加强贸易投资联动,吸引更多外资投向“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

在服务贸易方面,要推动出台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扩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范围和提高质量等级。还要深化服务领域开放,推动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出台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在数字贸易方面,要推动出台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政策,培育科技、制度双创新的数字贸易集聚区,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治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并开展先行先试。

王文涛说:“尽管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信心在更高水平上推动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强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农”基础领域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逐项落实‘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

两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确保规模性返贫不再发生。要加大粮食生产力度,确保口粮、玉米和大豆产量稳定,保持总播种面积稳定,加强单产提升,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集中资源支持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巩固并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三提升,指的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要致力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关键是实施点面结合、小见大的关键举措。

两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措施。要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更好的基础条件。”唐仁健表示,要夯实基础、稳固产能、防范风险、增强活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实质推进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