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演示站欢迎您!

探寻何以中国”,照鉴未来何处”——中国考古发展新趋势观察

2024-03-05栏目:新观点
TAG: [db:tags]

探索中国之道,审视未来何方——中国考古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考古领域曾被许多外国人甚至中国人视为神秘之地。*近,记者在与中国考古学家的交流中了解到,中国正在不断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发展,从考古技术的创新到公众考古活动的推动,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考古揭示了许多传统考古无法揭示的秘密,同时也保护了许多原本濒临破坏的文物;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不断创新,公众对考古学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学者踏出国门,与国外同行展开交流合作,推动世界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增进对彼此文明的独特和共通之处的了解。

这是3月1日拍摄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大棚内的工作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中国考古不断获得科技创新的支持,从史前遗址到海底遗产

陕西榆林,石峁遗址是一个4300年历史的遗址,坐落在黄土高原上。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宏伟的宫殿建筑、复杂的城市防御设施,以及精美的石雕和玉器。“这些高品质的遗存标志着晋陕高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关键时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表示。

皇城台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位于高阜台地上,是石峁城址内城和外城重要的防御设施。整体呈金字塔状,墙面上装饰有石雕头像、动物纹等装饰图案。台顶平坦开阔,有大型夯土台基和“池苑”等重要遗迹,遗址星罗棋布。该图片由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提供。

就石峁的历史,人们对三皇五帝、共工、大禹等都有许多猜测。

孙周勇是石峁发掘的主持人,他表示,考古学更注重实物的积累和分析,而不是过早地将其与上古历史人物对应。

孙周勇介绍说:“但是通过科技手段,我们确定石峁文明是由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本地人创造的,并吸收了邻近地区的一些文化元素,揭示了石峁居民商业经济的发展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石峁的先民与周边人群在不断的交流中为中华文明的一体化做出了贡献。

科技考古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揭示了许多传统考古难以发现的秘密,保护了许多原本难以保存的文物。

在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遗址。

中国发现了*早的井字形道路系统和双侧墙垣,这表明当时的都邑规划为多个网格,宫城居中、分层规划、分区而居、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成熟严谨、清晰、规整。这种布局显示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这也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重要标志。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三处早期车辙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供图

“中原地区的先民广泛吸收、融合周边文明先进因素,首次真正意义上将中原核心区整合为统一的文明体,初步形成了注重等级和融合的青铜礼乐文明。与商周文明一道,这确立了华夏礼乐文明的基本特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说道。二里头先民创造的牙璋、绿松石铜牌饰等礼器及制度,影响到了广大地区,从岭南到东北。

“科技考古能够提取传统方法无法获取的信息,揭示与之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古代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陈相龙介绍,二里头遗址的科技考古研究发现,该遗址不仅有高比例的外来人群,也有大量外来家畜,可能还汇入了小米等谷物、野葡萄等果品。

陈相龙介绍,二里头陶器残留物研究还发现了酿酒和饮酒的证据,推测当时的酿酒原料主要是稻米、小麦、粟、黍,还混合了薏苡等,用红曲霉和稻米制曲并添加草曲。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上新”的文物造型奇特,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掘时,人们用竹竿搭建围栏,挖出来的文物多用纸包住,放进木制箱子运出去……而今,这些方法已被更加精细、安全的科技感十足的操作取代。2019年后的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中,搭建了4个透明的考古方舱,舱体内部均可调控温湿度,给予出土有机质文物*佳保护环境,是全球首个“多功能考古综合发掘平台”。

  发掘工作进行时的三星堆考古方舱。四川省文物局供图

“此次科技考古实践探索将预防性保护与考古发掘相结合、将实验室考古与田野考古相结合、将高科技手段与考古规范相结合。”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介绍,四川考古工作者先期搭建大棚,监测地下水位及温度并进行评估,继而搭建方舱,并在大棚内配备应急检测分析室、应急保护室等平台,有机质文物被提取后,运送至低温保湿的库房进一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大程度保护象牙等有机质文物。

文化遗产不仅存在于陆地,还存在于广袤的海域。科技创新和设备改良让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我们正在将短基线定位系统应用于水下考古工作,以确定潜水考古人员在水下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水下喇叭进行指挥,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冯雷表示,目前中国的水下考古队员大多具备技术潜水资格,还利用三维声呐扫描等技术展现沉船在水下的状况,深潜器技术的发展也使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从近岸扩展到远海区域。

历史触手可及,中国考古与公众的距离不断拉近

一片片群山起伏,沟壑交错。位于河北阳原的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远古人类的秘密宝库。过去百年间,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旧石器考古发现,已经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人类起源时间定位在约170万年前。

一群中学生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发掘,他们按照地层和堆积情况寻找古人类在百万年前留下在这片土地上的痕迹。

“我们制作的石器都是按照旧石器时期古人类的生产方式自行制作的,一年前就埋在土中。我们使用不同质地的土在不同地层上进行夯实,力争让场景接近真实的考古现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介绍道,考古专家们还会在现场教学生制作古人类使用的石器,以让学生们找到更多乐趣,并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器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考古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更需要面向广大公众,让大家了解考古、喜欢考古、爱护文物、认识历史。”张文瑞表示,许多考古现场都将现场围起来,公众无法参与甚至接触,近年来根据情况,也会安排学生进入真实现场,参与一线的考古工作。

近年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邀请附近村民走进公园参观,深入了解他们脚下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历史底蕴。

“这实实在在拉近了当地村民与古代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由衷地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对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等都有积极意义。”张文瑞说。

绿水环绕,远山如黛。酒店、露营地散布各处。在这里,人们可以走进博物馆,亲手触摸春秋时期的陶瓷残片;可以走进图书馆,翻看图文并茂的考古图录;可以走进模拟考古探方,感受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现场的日常;甚至还可以在汉灶体验区,生火做饭,感受近2000年前人们如何下厨。

这不仅仅是一座公园,不仅仅是一处研学营,不仅仅是一个度假村,而是一个历史长河触手可及的地方。

浙江安吉古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越国早期重要的都邑。以卧薪尝胆而著名的越王勾践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里。

两位小学生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验陶器修复。安吉县古城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柯安顺供图

“立项于2017年的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游客在参观历史遗迹、欣赏自然风光的深入探索中国历史和文化。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安吉县古城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柯安顺介绍,这不仅探索了如何将考古遗址公园运营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好,也实践了如何使公众更好地与考古相联系,感受到考古的温度。

2023年,中国经历了博物馆热,尤其是在假期期间,许多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队,甚至门票一票难求。陕西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等专门从事考古的博物馆在博物馆热中尤为引人注目。

  一名小女孩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制作兔子灯。图片由山西考古博物馆提供

“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考古工作的过程和各类标本,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考古的魅力和价值,这与其他博物馆有所不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山西考古博物馆副馆长郑媛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五六处专题考古博物馆由考古科研机构筹建并管理,近年来中国取得了许多考古成果,加上公众对考古的关注,各地考古博物馆的兴起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近年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深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相关课题逐步实施,考古“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坚实稳健,科技考古、水下考古高速发展,一批**考古节目制作播出,扩大了考古学的社会影响力。

郑媛说,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每次新的考古发现都在不断激发人们对历史根脉和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与自豪感。博物馆更新的展陈手段、公众考古教育的普及,公众越发认识到考古工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大江东去,楚风悠长。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在2021年底开放,全新的设计展陈带给观众更为深刻的参观体验。

通过文字、视听资料等多元方式,游客在探索中不断加深对越王勾践剑何以入楚、何以千年不锈的理解,还可通过互动触摸屏从各个角度端凝这件传奇文物的王者风范;“楚国八百年”专题展览着重反映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不断引发共鸣……

“我们开展各类社会教育、大众考古讲座等活动;定期举办年度考古成果展和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展等展览,逐步完成所有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搭建考古发掘—文物修复—数字化藏品管理—成果展示一体化平台,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真正走进大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说。

中国考古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促进了跨文明的历史交流

商代王后妇好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之间的对话,即将成为现实。

“我是商代王后妇好,我要告诉你们一些小秘密:我喜欢化妆、喜欢烹饪、喜欢收藏。”“我曾协助我的丈夫接收各地送来的铜锭、考察收成、主持大商国的祭祀、率领军队征伐羌、夷、巴。”……2023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原站长唐际根公布了他为妇好设计的数字人,让她将历史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商代王后妇好的数字形象。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南方科技大学

“一提古埃及,全世界的人们脑海中就浮现出拉美西斯二世的身影;古希腊则让人们想起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据传说,他的弟媳海伦被拐引发了特洛伊战争。而妇好与这些历史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我们要提升她的知名度,以使全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古代文明。”唐际根表示。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近年来,中国的考古成果不仅丰硕,而且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广范围的认可,中国考古学国际话语权不仅得到增强,也更好向世界阐释了中国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来自湖北十堰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为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和东亚直立人来源提供了关键信息和证据;北京猿人控制用火的坚实证据的发现,有力回应了西方学者的质疑;还有西藏那曲尼阿底遗址发现了距今3到4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并且该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改写全球学术界对远古人类征服极端环境的认识……史前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存历史正变得更加清晰。

“东方大地拥有独特的人群和文化,百万年前就有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连续演化,孕育着文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考古提供了更强大的经费、人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新兴科技设备仪器使考古如虎添翼,能把一些问题研究得更详实并作出更可信的结论,并不断增进中国考古的国际影响力与学术地位。

据称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有可能是尧时代都城的所在地。在那里发现的一座大型夯土基址是同时具有观象授时和祭祀功能的建筑。

“观象台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探索宇宙、问天问道一直都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时代主题和梦想,其呈现的历法是当时世界已知比较系统的太阳历法,也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源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陶寺考古队的高江涛介绍,已有多位国外学者对此撰文关注。

“中国考古学已经构建了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时空框架,基本梳理了中原、东北、西北和东部沿海等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脉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黄建秋教授介绍。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领域中做出了杰出工作,不仅揭示了黄河和长江流域在新石器时期的高度文明发展,也展现了中国突飞猛进的考古实力。”在辽宁、湖北、四川参加过考古发掘的日本九州大学的宫本一夫教授表示。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同时也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需要更宏阔的国际视野。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介绍,中外合作考古发掘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80s-90s。主要方式是邀请欧美、日本学者参与到中国考古学的发掘研究工作中;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赴外考古逐渐频繁起来,涉及亚欧大陆的文化交流、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心的考古等。其中,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参与了柬埔寨吴哥古迹的发掘;2015年,中国考古学家赴洪都拉斯参与玛雅文明的发掘和研究;2018年,中国考古学家还赴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遗址群进行了发掘工作。

在孟图神庙遗址群发掘现场,中埃双方团队成员进行了发掘计划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彭小军认为,过去,我们缺乏在其他文化古国开展考古工作的经验,这制约了我们对其他文明的深入比较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学者开始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合作,从互鉴中了解彼此文明的独特性与共性。彭小军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拓展视野,也有助于发掘和挖掘中国考古文化的内在价值。

“考古工作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在于我们希望通过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与推动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意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说。

种建荣认为,我们应该把中国考古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作为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驱动力。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科技考古和公共考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赴外考古发掘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考古学已经由考古大国转变为考古强国。这使得我们能拥有更好的技术和理论能力去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考古智慧和力量。”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认为。